秦始皇、毛泽东 | 中国古今未来

葉宏安 yehhungan@yahoo.com.tw | Fri, Jun 3, 2022 at 10:13 PM

談論''中國"這大題目,只覺個人渺小,如有些認知,實不過淺而又淺的淺見罷了。

中國能屹立於大陸中原數千年,無論外侮內亂改朝換代,偶分後,又必然合而一統迄今,很不同於其他曾經文明古國之覆亡與此起彼落如潮汐之國度,必有其基因,似為:在中國所處這片沃土上,適有一羣人民,不問來自何方,用統一的方塊文字組合,得以傳承個人家世及社稯國家歷史,從而建構最符合人性生活的同化力,促進中國海納百川於世襲不墜。

秦始皇將春秋戰國各諸侯國源自同一"甲骨文"及"鐘鼎文"却不同書出的“篆"字,簡化成一統六國後劃一的“官棣"之官方文字(故稱為'棣書'),漢朝據以再簡化成楷書及草書,俾更方便官、民全然應用於各領域及溝通傳承,縱使各地各有方言,都仍可循同一方塊文字表述無礙,此潛移默化之"同化力",方得無論國運如何變遷起伏,仍隨侍中國得迄今不墜。

從中國古時建長城萬里可悉,中國一向是以守勢自處,出關征伐、和親,多出於無奈以求自保及天下太平。而歷史上不斷來自北方的侵擾,入關伸入中土的外力統治最久的是蒙古與滿清,似乎其武力強權入侵,都有終結中國當朝衰敗有助再一統中國持續傳承的效應;又就其被納入中國歷史的"元朝"與"清朝"之官方,都仍沿用"漢"字施政,蒙文及滿文都僅成附庸文,而民間的"元曲"、"紅樓夢"…等藝文、民俗仍發達不可抑以觀,除了少數漢軍從滿清任官委曲中享富貴後又委屈中落外(如曹雪芹的祖父輩,而紅樓夢在清朝廷內也可抄襲傳閱鼎盛,為後幾回的內容有開罪乾隆朝廷之忌,曹雪芹需連夜修繕部分敏感用字遣詞,甚且後四十回的部分內容,續由後人文飾成了無名氏之作),廣大人民仍得以漢文字自得的情事,甚且清康熙、雍正、乾隆盛世,縱使以文字獄鉗制人心思漢,仍各附會漢文的詩詞藝文風雅,刻意自詡為中國以傳世,連慈禧也會一兩句("可憐天下父母心"是她的詩作…等看來,除了漢字原始無名的造字先賢,其功厥偉,秦始皇的棣書一統,成就中國萬世千秋的基因,實功不可沒。於今,從中國大陸上很難找出誰自認是純種蒙人或滿人而非中國人,就連西安的猶太遺族也只是從祖先的遺物認知些許而自許為中國人,似都可歸因棣書一統中國的同化成效。

至於秦始皇被定位為歷史上的暴君,有說是放任李斯及趙高整肅當年囂張弄術的"方士"而焚書坑儒,得罪了一干文人史家而遭筆誅撻伐的。至於陳勝、吳廣揭竿起義,有說是這兩位哥兒們誤了規定服役的時程,一時隨興造的反,却被有心文人美化成革命,這部分似有些冤枉秦始皇之虞,至少他宜比作老毛仍有七分功才合理。

古代科舉是學而優則仕的通路,以致官僚治國的文書都不俗外,政治人物每習以詩詞宣示政治理念。老毛或是中國最後一位能用漢文詩詞表述其政治理念的政治人物;閱讀過一位馬來西亞華人作家,論述老毛文學素養(熟誦韓愈文章,胡適也讚其白話文好)及革命鬥爭各階段所出的詩詞解析其政治作為的著作,頗為貼切,而當代各方政治人物都欠此番文字功力,也難怪當年老毛能脫穎而出。

老毛既由其黨判有七分功三分過,功當是中國能從內亂內戰中邁進一統,那三分過,當是只為維繫他個人末了權勢不墜所作政治鬥爭,却犧牲上千萬人民福祉的苟延殘喘作為,太自私,堪比古之秦始皇(史書刻意不予"帝"的令譽)暴虐的部分作為,且有過之而無不及。如他命够長,中國雖於一統之下,却未必能如今之崛起。想來,秦始皇如有七分功可要較老毛的七分功偉大得多了,而三分過却相對少得多。

中國如再遭列強侵侮,勢如美、日所期,殷望瓜分中國大卸八塊,以免一統的中國力量勢不可擋,不過,只要方塊漢字及其組合力的傳承功能沒被消滅,以中國這塊沃土上來自各方(目前57個民族,也不拒再加一、二族,而漢族實已少有純種的漢人)的人民中,必有睿智的人才層出不窮,將中國統一崛起的情勢實現。目前,中國大地上的綠化、水利、水力發電、太陽能及熱核電、高速公路、鐵路…各方面各層次的基礎建設,是以'創新力'彎道超車方興未艾,正是為政者有效活用人才整建中國於硬體上成就鞏固不易脫節、無虞割裂而得永續一統之舉。歐美每以中國乃抄襲自慰,却難敵事實勝於雄辯;譬如大陸空間站及北斗衛星鏈,均經克服歐、美的技術封鎖且更勝一籌,空間站內外的標示當然用漢字中文,老美居然好意思要求用英文才符合國際規範,被拒而自取其辱也是剛好而已。這些近數十年的中國崛起成就,當無老毛之功,而正是廣大人民中前仆後繼的各方傑出人才應用本土文字及不忘本,羣策羣力在這塊沃土上發揮睿知的成就,似可視作雷同於現代版的秦始皇一統天下建制之功效,也就是那些可敬的人才們不亞於秦始皇的七分功也。

相信一旦中國擁有老美曾獨霸全球的實力,將不致步老美窮凶極惡到處點火損人徒自利的作為,而能一如明朝盛世鄭和七下西洋,一路上真誠宣慰各國、貿易及協助平亂,却從未剝奪其土地及資源的施為,屆時可望引領這世界真正邁進和平共榮的境界。爾後這世界該共同擔心的事,或將是如何抵禦太空中外來的未知威脅了。


© 葉宏安, 李弘謙 2023年三月十四日 桃園,台灣